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9-0259-01 传统的体育教学:准备活动→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在教师的指挥下进行练习→下课讲评。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以教师为中介,许多课外生气勃勃的学生在课上都变得死气沉沉,学生的参与和配合积极性不高,出现了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体育课的怪现象,体育课训练也只是为了加试时那三十分而已。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一直处于被动、消极、受压抑的状态下,身体素质得不到提高与发展,最重要的是就连表现自己的机会都争取不到。随着教育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以教师讲,学生听、练为基本特征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就日趋显得太不适宜了。 1.要构建开放型的体育教学课堂环境——让学生在主动自主中学习 说到体育课上的"开放",人们往往会把它和"一个哨子,几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的"放羊"式教学等同起来,认为体育课"开放"就是教师不负责,不认真的表现,所以体育教师不敢"放",惟恐沾上"放羊"式教学之嫌。其实这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概念。"放羊"式教学是指教师课前没有准备,上课时仓促上阵,让学生无目的、无组织地自由活动,这是对学生不负责的一种教学方式。而这里所说的"放"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的"放",是指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他们自主地锻炼,减少教师无谓的干扰与约束。如:投掷教学,我不拘于以往在教师统一指挥下进行集体练习,这样学生显得十分被动、练习密度较小,学生的的个性也得不到发展。因此,我是先让学生各自分散进行投掷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点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的进行讲评和表扬,其目的是为了确定更为有效与合理的投掷方法。然后让学生模仿老师或投掷动作正确的学生再进行分散的练习,最终达到对投掷动作的掌握和锻炼能力的效果。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在课堂的舞台上唱主角,在"放"中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思想上教师放心,在实践上教师放手、放开、放宽、放活是进行"开放型体育课"的关键所在。 2.培养体育创新的技能 创新是一种学习过程,需要技术知识的积累。因此创新过程是一种有组织的、时间序列的、不可逆转的和路径依赖的过程。创新是与教师的"干中学"和学生的"用中学"等活动紧密相关的。因此创新所需要的技术技能知识与其说是一种大家都可获得的公共知识,还不如说是一种特有的和带有地方、学生色彩的知识,学生的技能创新有其本身自然的路径。尽管某项技术技能的创新发生在某一时刻,但是我们追溯上去,这个实现技能创新的学生一定已经有了较长过程的该项技能知识的积累过程和学习过程,没有这样的知识积累和学习过程、没有任何渊源关系,学生要根据公共知识,实现某一活动的突然的技术创新是极其困难的。 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学生技能形成规律的定性和量化研究。例如,影响学生动作技能的因素包括哪些(如学生形态、身体素质、课堂教学结构、教法研究、学法指导、发展身体素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哪些是主要因素?现课堂教法主要有主题式、学导式、分层递进式、发现法、尝试教学法等等,其目的之一是使学生能较快地形成动作技能的巩固的动力定型。没有体育技能很难有体育活动的创造力,在创造性的活动中,技能越高,就会产生更多的新设想、新活动。 3.激发和保持兴趣是创新的基础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使得体育教学真正地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良好教学媒介,教师就要注重在教学中激发和保持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和热情。具体来说,兴趣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积极进行探索、求知的主动性,而且在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的基础上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增强打下了有力的基础。教师要不断地通过教学观念和方式的改革来调动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进程中来。就拿体育的队形训练来举例,队形对于体育课来说,就像学生在教室中的座位一样重要。初中生的好奇心和追求新鲜感的心理都比较浓厚,一成不变的队形难以持续性的使得学生保持注意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从队形的创新入手,采用诸如正方形队形、圆形队形以及十字队形等新型的队形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提供良好的奠基。与此同时,榜样的激励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举例学生喜爱和尊敬的体育明星,并且着重像同学们介绍该明星在动作或者技能创新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带动学生在学习了基本的体育技巧后积极地区探索专属自己的动作习惯的激情,并且逐步引导学生养成坚韧的性格和对于体育的执着和热爱,学会运用创新的力量促进自己的学习。 4.运用质疑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在体育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质疑来激发自身的创造力,不仅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强大催化剂,而且为体育教学的良好开展拓宽了平台。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一个重要条件,而体育的魅力也在于它能够消除深层心理的束缚和压抑,保障心灵的自发性,因此教师要注重在课堂中发挥学生主体的地位,让学生以主人翁的意识在体育课中放松身心,为质疑思维的开拓打好基础。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积极地发现问题并且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总之,社会发展在于通过学习掌握前人精华基础之上的创造,推陈出新。体育创新不能用某一个学生创新过程的典型事例来刻画其他学生创新过程,每一个学生创新过程与他的创新态度、创新技能、创新思维的分布有关。每一个创新过程都是一个特殊的过程,教师要对学生的发表文章创新活动给予充分鼓励,师生共同评价其优劣,提出改进建议,这样学生才会学得生动活泼,学习主动性才会明显增强,而这样的创新活动无疑会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